2019年8月28日星期三

《中医基础学》 2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16 2 解说内经“和”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15 1 解说内经“和”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形成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100 治则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96 预防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097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92 基本病机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84 劳逸失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91 基本病机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88 发病原理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81 七情内伤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80 3 五运六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79 2 五运六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78 1 五运六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74 燥邪、火(热)邪、暑邪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73 寒邪、湿邪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72 风邪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71 概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66 奇经八脉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62 经络学说概述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61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9 血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8 气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7 精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6 脏腑之间的关系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5 脏腑之间的关系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4 奇恒之腑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0 中医基础理论5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47 中医基础理论4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43 藏象(下)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42 藏象(上)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41 藏象学说概论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40 藏象学说概论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9 藏象学说概论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8 中医基础理论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7 五行学说5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6 五行学说4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5 五行学说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4 五行学说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3 五行学说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27 阴阳学说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26 阴阳学说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25 阴阳学说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24 精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9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九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8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八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7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七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6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六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5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五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4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四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3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三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2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二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基础学》 1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一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
《中医诊断学》75 疾病命名的诊断意义、病历书写

《中医诊断学》74 第三节主证的诊断思路 第四节辨证诊断思维 第五节诊断思路、病名和分类

《中医诊断学》73 第十一章、第一节:诊断资料属性分类 第二节:诊断思维和一般方法

《中医诊断学》72 卫气营血病证表现(二)第三节:三焦辨证、传变及表现 。第四节:经络辨证、循行证候

《中医诊断学》71 少阳病症、太阴病症、少阴病症、厥阴病症、小结 第二节:卫气营血辨证、证候表现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70 第十章、第一节:六经辨证、特点、临床应用及六类证型表现、太阳病症、阳明病症

《中医诊断学》69 脏腑兼病证型表现(二)、章小结

《中医诊断学》68 六腑病主要证候表现(二) 第七节:脏腑兼病辨证、病证特点、主要证型表现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67 第六节:六腑病辨证、病变特点、证候表现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66 第五节、肾病辨证、病证特点、常见症状、主要证候表现

《中医诊断学》65 肝病主要证候表现(二)

《中医诊断学》64 第四节:肝病辨证、功能特性、主要证候表现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63 第三节:脾病辨证、特性、病理、症候表现

《中医诊断学》62 肺病主要证候表现(二)

《中医诊断学》61 痰蒙心神、痰火扰神、瘀阻脑络 第二节:肺病辨证、常见症状、特性、主要表现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60 第九章脏腑辨证 第一节心病证辨、心悸、心气血虚、失眠、脉结代、心火亢盛、心脉痹阻

《中医诊断学》59 饮证、支饮、水肿(原溢饮)、水停、湿、津液亏虚 第五节:辨情志证候、七情证候

《中医诊断学》58 血瘀证诸特点、病因、表现 第四节:辨津液证候(痰饮水湿)、痰证

《中医诊断学》57 第三节气血辨证、气虚气陷气脱、血虚、气血两虚、阴血亏虚、血虚血瘀、血脱 、气滞类

中医诊断学 朱文锋(湖南中医药大学) 56

《中医诊断学》55 第八章:病性辨证(原病因气血津液辨证)第一节辨六淫证候(风邪、寒邪、暑邪、湿邪)

《中医诊断学》54 虚实真假(真实假虚、真虚假实、虚实夹杂)证候的转化(由轻转重、由表转里、里邪外达)

《中医诊断学》53 第三节:八纲证候间的关系、证候相兼、证候真假之寒热真假(真热假寒、真寒假热)

《中医诊断学》52 虚实辨证、阴阳辨证

《中医诊断学》51 里证、半表半里证、寒热辨证

《中医诊断学》50 第七章八纲辨证 第一节八纲和八纲辨证的概念、第二节八纲的基本证候、表里辨证、表证

《中医诊断学》49 按胸胁、按乳部、按虚里、按脘腹、按肌肤、按手足、按腧穴

《中医诊断学》48 真脏脉、妇人脉和小儿脉、脉诊的临床运用和意义。第六章:按诊(方法、体位、手法)

《中医诊断学》47 结脉(代脉、促脉);第二节:脉象的鉴别、相兼脉

《中医诊断学》46 滑脉(动脉)、涩脉、弦脉、紧脉

《中医诊断学》45 虚脉、实脉、洪脉(大脉长脉)、细脉(濡脉、弱脉、微脉、短脉)

《中医诊断学》44 浮脉(散脉、芤脉、革脉)、沉脉(伏脉、牢脉)、迟脉(缓脉)、数脉(疾脉)

《中医诊断学》43 正常脉象,六阴脉、六阳脉、斜飞脉、反关脉,病理脉象(28种)、浮脉

《中医诊断学》42 寸口分候的应用和原理、部位和方法(时宜、体位、布指、运指、息动)、脉象四要素

《中医诊断学》41 仲景三部诊法,寸口脉选取理由、脏腑分候(左心肝肾、右肺脾命)、脉位配法、配属依据

《中医诊断学》40 闻诊小结;第五章:脉诊 第一节:概述、原理、脉象脉诊、部位方法、遍诊法、三部九侯

《中医诊断学》39 听心音、听胃肠异声、呕吐、呃逆、嗳气、噫气、嗅气味

《中医诊断学》38 听呼吸、短气、少气、咳嗽

《中医诊断学》37 第四章:闻诊,听声音、听语言(谵语、郑声、狂言、独语、错语、言謇)

《中医诊断学》36 望诊和舌诊总结及补充

《中医诊断学》35 舌苔色、舌苔舌质的综合分析;第四节: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,舌诊小结

《中医诊断学》34 第三节:望舌苔

《中医诊断学》33 绛舌、紫舌、苍老舌、娇嫩舌、胖大舌、瘦小舌、点刺舌、裂纹舌、齿痕舌,舌态、舌下络

《中医诊断学》32 第一节:望舌体位、形态、方法及注意、正常舌象;第二节:舌质和色,淡红、淡白、红舌

《中医诊断学》31 望小儿指纹;第三章:舌诊、结构、部位、原理

《中医诊断学》30 第三节:望排出物、痰、涕、涎、唾、呕吐物、大便、小便

《中医诊断学》29 局部望诊小结

《中医诊断学》28 望皮肤

《中医诊断学》27 望二阴

《中医诊断学》26 望腹部、望腰背、望四肢、望手足、望指和甲

《中医诊断学》25 望齿龈、望咽喉、望躯干、望颈项、望胸部胸胁

《中医诊断学》24 望耳、望鼻、望口唇

《中医诊断学》23 望五官、眼

《中医诊断学》22 第二节:局部望诊、头、发、面型

《中医诊断学》21 望姿态、归纳演示

《中医诊断学》20 望形体

《中医诊断学》19 望色(三)

《中医诊断学》18 望色(二)

《中医诊断学》17 望神(三)、望色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16 望神(二)

《中医诊断学》15 第二章:望诊 第一节:全身望诊、望神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14 问经带,小结

《中医诊断学》13 八问二便

《中医诊断学》12 问饮食口味与饥渴(二)

《中医诊断学》11 七问饮食口味和饥渴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10 四问头身胸腹诸不适、五问耳目、六问睡眠

《中医诊断学》09 问汗(二)、三问疼痛

《中医诊断学》08 问汗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07 问寒热(二)

《中医诊断学》06 一问寒热(一)

《中医诊断学》05 第三节:问主诉(现在症和既往病史),十问歌

《中医诊断学》04 第二节:问诊的内容

《中医诊断学》03 第一章:诊法、问诊 第一节:问诊的意义和方法

《中医诊断学》02 病、症、证的关系,发展状况、学习方法、参考书籍

《中医诊断学》01 绪论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5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4 问题解答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3 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2 治则(三):调和气血、调整脏腑、三因制宜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1 治则(二):正治、反治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0 预防与治则(一):治病求本、扶正祛邪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9 疾病的转归、养生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8 疾病的传变(二):形式(二)、影响因素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7 疾病的传变(一):概念、形式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6 病机:脏腑病机 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的病机、齐恒之腑的病机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5 病机:脏腑病机 肾的病机、胆的病机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4 病机:脏腑病机 肝的病机(二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3 病机:脏腑病机 脾的病机,肝的病机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2 病机:脏腑病机 心的病机(二),肺的病机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1 病机:内生五邪(三),脏腑病机 心的病机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0 病机:内生五邪(二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9 病机:基本病机 气血失调(二)、津液失常,病机:内生五邪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8 病机:基本病机 阴阳失调(二)、气血失调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7 病机:基本病机 阴阳失调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6 病机: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5 病机:发病机理(二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4 病机:概念、发病机理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3 病因:其它病因 外伤、寄生虫等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2 病因:其它病因 胎传、环境、毒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1 病因:病理产物 瘀血、结石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0 病因:内伤病因 劳逸失度、病理产物 痰饮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9 病因:内伤病因 七情(三)、饮食失宜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8 病因:内伤病因 七情(二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7 病因:外感病因 疠气、内伤病因 七情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6 病因:外感病因 六淫(暑邪、湿邪、火邪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5 病因:外感病因———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,六淫(风邪、寒邪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4 病因:概说、外感病因概说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3 体质:体质学说的应用(二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2 体质:形成(二),分类、体质学说的应用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2 体质:形成(二),分类、体质学说的应用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1 体质:形成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0 体质:基本概念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9 奇经八脉、经络的生理功能、经络学说的应用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8 十二经脉(二):流注次序、循行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7 十二经脉(一):走向交接规律、分布规律、表里关系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6 气与精、津液的关系;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5 津液(二):生成、输布、排泄、生理功能,气与血的关系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4 血、精、津液(一):概念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3 气:分类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2 气血精津液概述、气:含义、生成、功能、运动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1 脏腑之间关系(三):脏与腑,腑与腑之间关系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0 脏腑之间关系(二):脏与脏之间关系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9 形体官窍:官窍(目、耳、前阴、后阴);脏腑之间关系(一):脏与脏之间关系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8 形体官窍:五体(筋、骨)、官窍(舌、鼻、口、喉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7 形体官窍:五体(脉、皮、肉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6 齐恒之腑:女子胞与脏腑、经络的关系,附:精室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5 齐恒之腑:脑、髓、女子胞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4 六腑:膀胱、三焦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3 六腑:胃(二)、小肠、大肠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2 六腑:胆、胃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1 五脏:肾的生理功能(二)、肾的生理特性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0 五脏:肝的生理特性(二)、肾的生理功能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9 五脏:肝的生理功能(二)、肝的生理特性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8 五脏:脾的生理特性(二)、肝的生理功能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7 五脏:脾的生理功能、脾的生理特性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6 五脏:肺的生理功能(二)、肺的生理特性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5 五脏:肺的生理功能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4 五脏:心的生理功能(二)、心的生理特征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3 脏象学说概述、五脏:心的生理功能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2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(二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1 五行学说: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二)、中医学的科学思维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0 五行学说:基本内容(二)、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9 阴阳学说: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二)、五行学说:基本概念、基本内容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8 阴阳学说:基本内容(二)、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7 阴阳学说:基本概念(二)、基本内容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6 气一元论、阴阳学说:基本概念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5 中医学的特色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、特点和内容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(二)、导论小结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(一)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1 导论、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、形成条件、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

《温病学》72 《温病条辨》简介:3·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(续)。治疗禁忌。该书读法。

《温病学》71 《温病条辨》简介:1作者及成书背景,2体例说明,3·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

《温病学》70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九条:1·湿热病治疗宜忌(续);2·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。小结

《温病学》69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八条:(续);第九条:湿热病治疗宜忌及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

《温病学》68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十:湿热里结阳明的治疗及与伤寒阳明病的区别;第八:温热病治疗大法

《温病学》67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六:战汗的病机与予后;第七:湿热邪气留滞少阳三焦与伤寒少阳病异同

《温病学》66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四条:续;第五条:斑出而热不解的机理与治法

《温病学》65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四条:温热夹风、夹湿逆传入营的病机与证治

《温病学》64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三条:温热邪气与风邪、湿邪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温热病与伤寒的区别

《温病学》63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一条:归纳;第二条:伤寒与温病传变规律的不同及温病初起表证的治法

《温病学》62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一条:3·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

《温病学》61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(前十条)第一条1·温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;2·卫气营血与脏腑的关系

《温病学》60 (续)5通下、6清营凉血、7开窍、8熄风、9滋阴、10固脱回阳。病理产物治疗和善后调理

《温病学》59 温病的治疗:辨证四法;主要治法和注意(10类30法):1解表、2清气、3和解、4祛湿

《温病学》58 烂喉痧证治:1·毒侵肺卫,2·毒壅肺胃,3·气营两燔,4·余毒未净、阴液损伤;小结

《温病学》57 (八)大头瘟和痄腮证治。(九)烂喉(丹)痧:概念。1·病因病理,2·诊要,3·辨证论治

《温病学》56 温燥3 2续 肺燥肠闭,阴伤腑实,肺胃阴伤;气营两燔;真阴耗损;凉燥;小结。大头瘟概述

《温病学》55 温燥3 1邪在肺卫,3 2邪在气分燥气化火、上干清窍,燥热犯肺,肺燥咳血、肠热下利)

《温病学》54 伏暑:总结传变及证治。(七)秋燥(温燥):概念,1·病因病理,2·诊要,3·辨证论治

《温病学》53 伏暑:3 2B·胃肠湿热夹滞,3 3·营分血分A·心营热盛、下移小肠,B·痰瘀阻滞心包

《温病学》52 伏暑:3 2·气分·A·湿热郁阻少阳

《温病学》51 (五)伏暑:概念1·病因病理2·诊要3·辨证论治3 1初发气营A·卫气同病B·卫营同病

《温病学》50 湿温:归纳湿温病传变及证治(总表)。治则、常用药、治疗禁忌、饮食注意、生活护理复习。

《温病学》49 湿温3 3热重于湿3 4从化A热入血分B气随血脱C脾肾阳虚3 5余邪未尽3 6湿盛阳衰

《温病学》48 湿温:3 1·湿重于热·E·续,F·湿滞大肠,3 2·湿热并重A·湿热蕴毒B·湿热中阻

《温病学》47 湿温:3 1·湿重于热·C·湿阻募原,D·湿阻中焦,E·湿阻膀胱、上蒙心包

《温病学》46 湿温:3 1·湿重于热(续A湿遏卫气)B湿热酿痰,痰热蒙蔽心包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比较表

《温病学》45 湿热病辨治概述:6·转归。湿温:概念,1·病因病理2·诊要3·辨证论治3 1·湿重于热

《温病学》44 湿热病辨治概述:4·辨治法则(续),治则和常用药简表,5·禁忌(药物、饮食、调护)

《温病学》43 湿热病辨治概述:3·辨证纲领,4·三焦湿热的辨治法则

《温病学》42 其它暑病:冒暑(续),中暑,暑秽。小结。(四)湿温:湿热病辨治概述:1·病因,2·特点

《温病学》41 暑温:3 5·后遗症证治(续),暑温小结。暑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。其它暑病:冒暑

《温病学》40 暑温:3 3·续、暑入心营、暑热动风、暑入血分,3 4·暑伤心胃,3 5·后遗症证治

《温病学》39 暑温3 2·气分暑湿:暑湿困阻中焦和弥漫三焦3 3·暑热入营血分:暑伤肺络(气血两燔)

《温病学》38 暑温1·病因病理,2·诊要,3·辨证论治3 1·气分暑热:肺胃热炽、暑伤津气、津气欲脱

《温病学》37 春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。(三)暑温:概念和特点

《温病学》36 春温:3 5·C·(续)及复脉辈的证治,3 6·邪伏阴分,3 7·善后调理。春温小结

《温病学》35 春温:3 5·B·续,C·亡阴脱液、虚风内动(加减复脉汤和二甲、三甲复脉汤、大定风珠)

《温病学》34 春温:3 4·(续),3 5·热灼真阴·A·真阴虚火炽(证治),B·真阴耗损(证治)

《温病学》33 春温:3 2·D E·气血两燔加热毒充斥,F·血热蓄血,3 3热入心包,3 4血热动风

《温病学》32 春温:3 2·营分、血分·A·热灼营阴(证治)B·气营两燔(证治)C·热盛动血(证治)

《温病学》31 春温3 1B·热郁胸膈,C·热灼胸膈,D·阳明无形热盛,E·阳明有形热结·6个承气汤证

《温病学》31 春温3 1B·热郁胸膈,C·热灼胸膈,D·阳明无形热盛,E·阳明有形热结·6个承气汤证

《温病学》30 春温:3·辨证论治(气营血证治和用药禁忌)3 1·气分证治·A·热郁少阳胆(附方证治)

《温病学》29 风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。(二)春温:概念,1·病因病理,2·诊断要点